沉船打捞、尸体打捞,从事水下工程,他们是深水救援的无名英雄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潜水往往和“唯美”“梦幻”联系在一起。
每逢假期,各大著名潜点的照片就会成为“朋友圈摄影大赛冠军”的有力竞争者之一:色彩斑斓的珊瑚和热带鱼类,人们在一片蓝色里自由舒展身体,阳光穿过水层,光线清晰可辨。
但对于长沙潜达潜水打捞的几十名潜水员来说,即使是他们中已经“出过几百班水”的潜水员,也很少目睹过这样的美景。
旅游时的潜水,都在经过充分开发的海域,最大下潜深度也严格限制在40米。
而这只潜水打捞队里的队员,则经常需要下潜到100米、200米,甚至300米的水下。
就算在能见度很高的白天,200米以下的水域,阳光也难以抵达,水下只有无边的昏暗。
实际上,潜水员的作息也并不依赖太阳,潮水才是他们追逐的对象。他们需要在涨潮和落潮间的短暂平潮期下水,这时水下的水流最为平缓,也最适合作业。
潜水员准备下水
从事“工程潜水”的他们 也没有选择下水地点的机会。他们的工作地点,有时在内河、有时在近海,也有时在远海。不管在哪片水域,只要条件允许,沉船位置 就是他们的“潜点”。虽然“潜点”水下深度各异,但一点是共同的:能见度都接近于零。
潜水队的队员们还需要钻进的稀泥浆中,进行遇难者尸体打捞。他们说,在下面他们就像瞎子一样,靠双手去探摸。他记得头上的探照灯照在浑浊的水体里,反射出一片昏黄。
因为经常要在淤泥里探摸,潜水员在水底的移动 大多都是“爬”着完成。
每一次下潜,队员们都有可能到达一个人类从未踏足的地方。
但即使比常人更熟悉水下环境,每次面对未知和神秘时,工程潜水员们也会产生一种混合着刺激和恐惧的体验。
直至今日,潜水打捞队的技术已经可以规避绝大部分的水下风险,但对潜水员来说,他们从事的 仍然是地球上离死亡最近的职业之一。
在水下,危险,随时可能到来……
深海潜水队的队员们有可能遇到哪些危险?
他们又如何缓解灾难和死亡带来的情感冲击?
下一条: 水下堵漏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水下堵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