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实际水下摄像中,除了要解决好水下摄像设备的密封、耐压、防腐、电绝缘等一系列问题之外,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水中光的散射、折射、吸收以及水的浮力、水流的冲力等对水下摄像成像质量的不利影响。水下摄像常见的影像质量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影像模糊不清晰;二是取景不准确或画面不稳;三是彩色影像偏蓝色。
一、影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及其改善方法
水下摄像照片或电视图像模糊不清晰是最常见的,也是影响检测效果最严重的影像质量问题。造成影像模糊不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设法克服,以保证良好的摄像效果。
(一)水的散射造成影像清晰度降低
造成影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较多,但主要原因是水的透明度低,水中微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颗粒含量高。在这种浑浊的水中拍摄时,由于这些微小颗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使得无论是水下照相或是水下摄像,拍摄的影像效果都像是“雾里看花”一样,模糊不清。
从光学成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来看,这一问题目前还难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实际水下拍摄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加以改善。
选择透明度高的水域或时机拍摄。通常,水下摄像的作业水域是无法由作业人员自由选择的,但在有些情况下,比如附近有透明度高的水域、影像质量要求较高时,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将作业对象转移到水质好的水域进行拍摄。此外,即便是在同一水域,随着潮汐、水流、天气等变化,水的透明度也会发生变化,作业人员只要注意观察、积累资料,选择透明度相对较高的时机进行作业,就会改善拍摄效果。
采用近距离拍摄。在相同的拍摄条件下,水下摄像机离被摄物体的拍摄距离越近,光在水中的传输过程受到水的散射作用就越小,拍摄的影像也就越清晰。因此,在水下摄像作业时,只要能满足拍摄要求,拍摄距离是越近越好。
根据经验,通常水下的拍摄距离应不超过水的透明度的 1/2-1/3 。水的透明度可以采用圆盘法进行粗略地测算。但在采用近距离拍摄时应注意一点,实际的最小拍摄距离不应小于摄像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否则也会由于无法聚焦而造成影像模糊。
使用专用的浑水水下摄像机或浑水摄像辅助装置。这种摄像机或装置是在摄像机的镜头前安装一个耐压或非耐压的摄像罩,罩内封闭空腔内的介质为空气或清水。这样,就使光线从被摄物体到镜头的传输过程中,在浑水中的路径缩短,从而减小了水的散射作用,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但由于这种摄像罩的长度有限,因此只有在较近距离拍摄时,其改善效果才明显。
水下照明采用斜侧光而不要用顺光。在同样的拍摄条件下,光源不同的照射方向对影像的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光源的照射方向与镜头的拍摄方向为同向(即顺光)时,镜头前的水中颗粒对影像清晰度影响较大;当光源的照射方向与镜头的拍摄方向成 30度至60度夹角(即斜侧光)时,影像的清晰度会较好些。因此,在水下照明时,应使照明灯离开摄像机一段距离,形成斜侧光照明。
水下拍摄过程中,防止将水搅浑。特别是在水底拍摄时,潜水员移动位置或打脚蹼,很容易将水搅浑而影响拍摄效果,这一点在拍摄前应特别注意。通常在水底拍摄,潜水员一般不要穿脚蹼,可以穿工作鞋。当有水流时,潜水员应采用顶流或侧流的方向拍摄。
上一条: 水下检测▏水下目标搜索与识别技术
下一条: 专业打捞队告诉你潜水打捞技术要领